实验室建设地点位于西城区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内,筹备搭建标准体系、系统测试验证技术研究及测试验证平台、评价和分析认证系统等。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人,邀请了十数位工业智能制造领域、数字化信息化创新领域等顶级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指导实验室研究工作,并聘请徐东华院长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聘请赵林如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落地、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实验室以促进国内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融合创新、推进智能制造中各环节的数据融合和集成应用为目标,深入开展了典型应用场景、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评价、分析认证等研究。
【总体建设方案】
1. 建设原则和策略。
为确保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和认证能够充分应用于各类工业企业,其评价结果可以为企业充分了解其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和提升空间及方向,且主管部门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状况,本实验室建设将基于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保证评价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
(2)坚持开放扩展的原则:考虑到评价系统建设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工程,初期的评价系统建设必须考虑到后续系统的可扩展性,为后续系统改进和升级提供基础。
(3)坚持融合发展的原则:系统建设及服务中,要同时考虑到后续系统的改进,以及评价指标的变化、来源变化等因素,考虑到与其他数据系统的及平台的兼容性,坚持系统的融合发展。
(4)坚持逐步推进的原则:由于系统规模大,交互功能多,应采用分布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分期分阶段建设系统,按项目整体要求、内部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建设研发工作,尽快上线,尽早服务。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总体目标:
在归纳总结智能制造关键内涵和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研究工业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基地)以此为基础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评价规则、标准体系及认证体系,从而最终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系统平台、大数据中心、标准化体系,实现企业自评价、信息公示、资料查询、认证管理等功能,为企业特别是国有工业制造业企业提升智能制造能力,主管部门(国资委、工信部、发改委等)了解产业发展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分期目标:
(1)根据国内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走向和发展趋势,总结归纳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为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构建提供关键要素和核心内容;
(2)筛选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关键要素,建立成熟度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3)基于成熟度模型中的各级指标,设计指标成熟度分级评分系统,体现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
(4)为规范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工作,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标准体系,并基于不同行业的产业特点研制相应的成熟度评价标准;
(5)基于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和评价体系,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系统平台,实现企业自评、信息公示、资料查询、认证管理等功能。
(6)基于完善的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认证实验室,获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资质,开展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认证。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总体建设任务:
在归纳总结智能制造关键内涵和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研究工业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以此为基础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评价规则及认证体系,从而最终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系统平台,实现企业自评价、信息公示、资料查询、认证管理等功能。
分期建设任务:
(1)通过企业调研、桌面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总结归纳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关键内涵和核心要素;
(2)根据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模式、路径、特点等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涵盖现有工业企业行业及主要业务环节
(3)根据模型,建立智能制造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提出评分标准及打分规则
(4)根据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工作的发展路线,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体系中的相关标准
(5)基于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和评价体系,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系统平台,实现企业自评、信息公示、资料查询、认证管理等功能。
【部门职责】
1、研究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
2、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成熟度模型、评价规则、标准体系及认证体系
3、建立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研究成熟度评价系统平台
4、建立大数据中心、标准化体系,实现企业自评价、信息公示、资料查询、认证管理。
5、为企业特别是国有工业制造业企业提升智能制造能力,主管部门(国资委、工信部、发改委等)了解产业发展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6、承担工业领域相关部委、研究院的相关研究等工作。
联系人:黄嘉桐
座机:01083069095